文學
Author: 龍應台
向来有台湾文化界重炮之称的龙应台,辞去台北市文化局长官职后,在人间副刊和《中国时报》上陆续发表其对台湾的文化忧心及观察:〈在紫藤庐和 Starbucks之间〉、〈五十年来家国〉、〈面对大海的时候〉三篇长文,并引起各界关心台湾文化的讨论与回应,声势浩大,不只在平面媒体延烧,网路上更是扬扬沸沸,网友竞相把人间副刊刊载的相关文章转贴阅读,并发表感想,蔚为网路天地难得一见的文化议题讨论风潮。八○年代曾经以〈中国人你为什麽不生气〉一文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野火的龙应台,这回从官僚制度裡磨练脱胎,以对文化更宏观的角度、延续她向来自剖自省的勇气与理性为台湾文化现状把脉,赞成或者反对,都不能漠视龙应台的新火苗,也..
RM18.50 RM44.00
Ex Tax:RM18.50
Author: 龍應台
2006年華人社會爆發力百分百的一本書本書分為兩輯,輯一收錄龍應台這幾年潛居香港,因講座書寫,穿梭各地,寫下她對兩岸三地華人在面對不同步調的社會卻又因為文化經濟的同脈關係而演成的困局,收錄了她對剛剛發生的台灣總統罷免案、解嚴十多年來台灣民主的當前局面以及香港因為23條50萬人走上街頭,她給特首的一封信乃至去年連宋訪問中國大陸,她重量出擊的乃至點名寫給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公開信。輯二則因緣於輯一裡的最後兩篇重量文章,這兩篇在共青團旗下的中國青年報之《冰點》周刊所發表的文章,引起中國權力高層震動,下令讓《冰點》「停刊整頓」,從刊文到停刊,主編李大同完整說明來龍去脈,龍應台更透過,說明她從決定寫到怎麼..
RM18.50 RM44.00
Ex Tax:RM18.50
Author: 吳承恩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
RM19.50 RM47.20
Ex Tax:RM19.50
Author: 林語堂
在儒家之外,老子和庄子另辟了一条更宽广的路,带来一种更超越的人生智慧。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林语堂,于风趣中见睿智,前所未有地“以庄解老”,将老庄思想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抛开烦琐的训诂考辨,用人生的阅历、生命的觉悟去品味老庄哲学,将那原本生涩难解的文字赋予血肉,给予全新的灵魂。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RM14.50 RM36.00
Ex Tax:RM14.50
Author: Wolf
沾了好友的光,老來憑空得一英才稱我為師,方自欣悅,竟殺出寫序這麼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從來只喜歡自私地享受純讀者的樂趣,遇到「擊中心中某個點」的段落,便謄抄在札記本上,歸入有朝一日可帶去荒島的家當,就算完成了義務。序到底該寫些什麼?W不希望是說明書,也不喜歡歌功頌德,所謂評論我又沒概念,頭痛得正恍若「腦神經試著編出新花樣的中國結」一樣。搬出眾書翻閱各類的序,轉念一想,年屆半百,捉刀的傳記印著他人的名字,翻譯也是為人作嫁,草草自印的詩集上不了書店的櫃架,現在能有霸佔一本書首頁的特權,豈能輕言放棄?即使胡語一堆,也要硬著頭皮厚著臉皮攬將下來再說。只見過W一次(當然絕對長得不像Wolf,也看不出狼族的狂..
RM12.50 RM24.00
Ex Tax:RM12.50
Author: 龍應台
十多年来,当野火燃烧之后,以犀利的笔锋,持继不断的点批社会不平的现象,带着知识份子独具的感性忧心,龙应台始终坚持她的理想,她的风格。从台湾到西方,从西方到中国,透视着两岸的现况发展,使她的角度更加宽广。作者简介龍應台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一九七四年畢業於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後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台灣、德國多所大學。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三年春為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台灣清華大學。著有《野火集》、《銀色仙人掌》、《百年思索》、《我的不安》、《孩子你慢慢來》等十多部作品。..
RM14.50 RM36.00
Ex Tax:RM14.50
Author: 王安憶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絲雀」,使她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在艱難的生活與心靈的糾結中生下女兒薇薇並將她撫養成人。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女兒同學的男朋友為了金錢,使王琦瑤命喪黃泉。本書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作者介紹王安憶,當代作家,祖籍福建,生於南京。曾在安徽農村插隊,後當過文工團演奏員、文學編輯。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六九屆初中生》《紀實與虛構》《長恨歌》《啟蒙時代》..
RM12.50 RM22.00
Ex Tax:RM12.50
Author: 戴建業
..
RM24.50 RM75.00
Ex Tax:RM24.50
Author: 胡陵
本書收集了作者在臺灣本島與絲路之旅的心情,作者認為旅行時不帶大腦、只帶一雙眼睛旅行,反而自在。看見足堪半生反芻的人與景,便笨拙地對著它「啊!」一聲,這是多麼幸福的旅行方式。旅行仍在繼續,在旅途中,才會感覺平靜,作者被不斷前進、拐彎、摸索的過程吃定了,哪天能將每天的日子都過成旅行,才能知道歸屬的去向吧?◎【得獎/特色】★多項文學獎得主,闖蕩文壇首部力作!◎【作者簡介】 胡陵,本名區曣中,1977年生,就讀台大獸醫系,鏡外劇團團長,近期發表《狂喜之礦》一劇。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小說組第三名;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組佳作;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徵選入圍決審等獎項,創作作品曾刊載於聯合副刊、幼獅文藝等。20..
RM12.50 RM24.00
Ex Tax:RM12.50
Author: 陳文茜
繼暢銷書《我相信失敗》,陳文茜再次將15位夢想戰士的故事,獻給即將啟程和正在夢想路上的你。李敖、李安、張忠謀、郭台銘、高希均、李開復、張欣、張淑芬、庄子壽、柯文昌、林懷民、姚仁喜、侯孝賢、黃子佼、Ella,帶你領略最謙卑、最勇敢、最動人的生命色彩,給你最溫暖而得力的提醒。與《我相信失敗》不同,《我害怕成功》更多是企業界與藝文界認可的「成功人物」。但他們的人生在成功之前,成功過程中,成功之后,皆充滿了波折。陳文茜,曾經年輕、不認老去。曾經從政,瀟灑告別權力。曾經文藝、不沉溺文藝。她的書寫包含世界財經、國際政治、小品散文、女性與愛情、生活感悟及哲學思辯。曾授課台灣大學財經系教授「小人物的國際政治」..
RM16.50 RM38.00
Ex Tax:RM16.50
Author: 駱以軍
本書由過去一年多來《壹週刊》的專欄「我們」結集而成,經過一年每週一篇的高壓寫作,小說家駱以軍以華麗想像力鋪陳出五十餘則,由悖德夢境、惡童記憶、魔幻現實……交錯糅雜而成的詭奇狂想。一則則虛實無從辨識的敘述,讓即使熟悉作家撒謊奇技的讀者,也不禁要在閱讀過程中認真焦慮並錯亂著。高超的小說技藝濃縮在每則三、四千字的極短篇中,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大師小品。作者簡介 駱以軍 1967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獲台灣省巡迴文藝營創作獎小說獎、全國大專青年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等。曾出版小說集《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
RM16.50 RM40.00
Ex Tax:RM16.50
Author: 徐志摩
徐志摩,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穀、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本書選擇他的代表性散文作品多篇。..
RM14.50 RM30.00
Ex Tax:RM14.50
Author: 艾米
小说《山楂树之恋》中的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包含理想的时光。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很喜欢,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作者简介 艾米,女,2005年开始在文学城连载纪实性长篇故事,著有《致命的温柔》..
RM12.50 RM25.00
Ex Tax:RM12.50
Author: 大頭春
大頭春,一個逃家逃學逃社會的孩子,藉著週記,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國。他的生活週記裡,有確切發生的時事,懵懵懂懂的學習心得,還有人們習以為常或難以消化的胡說八道。他也許是個壞小孩,值得所有的賢明家長和賢明子弟認識。 張大春,小說家,輔大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師,中時晚報撰述委員。曾或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著有《雞翎圖》、《公寓導遊》、《四喜憂國》、《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化身博士》、《異言不合》等。..
RM9.50 RM18.00
Ex Tax:RM9.50
Author: 駱以軍
駱氏未來學之全面啟動,打造宇宙旗艦級公主軍團AI少女機器人版《紅樓夢》,開展浩瀚無邊的愛與救贖 一邊是文字豔如古瓷鬥彩的台灣當前生命變貌與奇觀,另一邊有「小說反思」與「虛構書寫」的強勢共生。每個滾動於紙面上的字都構成小說,同時也緊咬住小說成為小說的形上設問。 這是當代小說職人所必備的一目重瞳,語言極高明的影分身之術。 ——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觀看,那流過我們靈魂的無數故事。 遺忘。確實是最可怕的事。 「你會記得這一切嗎?」 「永矢弗諼。」 那時,在那座蒐集許多少女身姿如警幻預言的王的大房子裡,他並不知道自己正被捲入一個龐雜渺遠牽涉古老星系..
RM39.50 RM88.00
Ex Tax:RM39.50
Author: 劉懷玉
本書共介紹了吳承恩的家世和社會關系、吳承恩的生平事跡、吳承恩的多才多芸、吳承恩的社會交游、《西游記》的成書過程、《西游記》與淮安掌故、吳承恩與《西游記》以及吳承恩名垂千古等內容。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
RM12.50 RM25.00
Ex Tax:RM12.50
Author: 黃明堅
曾經自以為聰明,練就各種本事,逢山開路,遇海架橋。如今不知是老了,還是倦了,把一套套的本事都疊疊好,自己出來。變成一個簡單的人,清清爽爽過日子。穿一雙便鞋,在城市裡散散步,麗日當空,賴著睡睡懶覺,找個靜靜的下午,讀幾本好書,像鴨子一樣,做點喜歡的事。日昇月落,太陽底下其實沒有新鮮事。不論我們以為自己爬的多高,走的多遠,我們始終依賴的,都不過是一些基本的東西。而好好生活,道理無他,只是:簡簡單單。..
RM9.50 RM20.00
Ex Tax:RM9.50
Author: 黃明堅
你背了多重的包袱,你走過多少長路,有沒有可能停下腳步,你來為自己活一天,為自己的夢想活,為自己的快樂活,為自己的天才好好活著。你其實可以放下重擔,擺開壓彎脊梁的條條框框,來享受輕鬆、好玩、樂趣無窮的這個世界,只要你睜開眼睛,看個清楚,這個世界上最可寶貴的,正是你自己。愛你自己,珍惜今天,好好為自己活一場。在廣闊的原野上,每一朵花兒都美麗。愛你自己,珍惜今天。..
RM9.50 RM0.00
Ex Tax:RM9.50
Author: 陳頭頭
陳頭頭第一本詩集,分四輯,收五十二首詩。這些詩約莫寫於2001年至2010年。詩人說:“它承載了最私密、直接、坦白的,甚或不敢凝視的、回望的。有時候莫名所以,它就以迂迴的、坦率的方式,成為了詩。”台灣著名詩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專序推薦:“陳頭頭用來自剖的刀子,讓我們馬上想起,曾經在台風行一時,日本新一代藝術家奈良美智,以斜視的眼神著名,充滿憤怒與孤獨的小惡女。除了那雙邪惡的大眼珠,配合她惡狠狠的嘴角,小惡女還有把,惡狠狠的小刀。陳頭頭用詩寫日記,似乎同樣擅長小刀流:她在冷漠的世界的身體上, 劃出一道道的無聲抗議,也在自己的身體上劃出一道道自虐與自殘。”香港詩人、媒體人葉輝專序推薦:..
RM9.50 RM20.00
Ex Tax:RM9.50
Author: 周國平
《愛與孤獨》內容為: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于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周國平,一九五四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后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代表作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恒》,詩集《憂傷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自傳《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等,主要譯著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RM12.50 RM28.00
Ex Tax:RM12.50
Author: 蔡宏明
鏟下自己的一鋤亞弦 序 文學批評和藝術批評是一門獨立的學問。 在中國古典文學裏,考據、義理、辭章是研究與創作的三大範疇;而義理,便是批評。 現代文學藝術工作者為批評下的定義則是:根據一定的理論架構,對作品進行通盤的審視、透過鑑賞、分析、歸納、研判等方式,找出作品精神內涵,並對它作美學或文化上的價值判斷。 批評的第一要義是詮釋作品。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吾人透過批評家橫飛的口沫,方能窺見一個作者清晰的面影。或許,某些人會嫌批評家嘮叨,但對絕大多數的欣賞者而言,批評是一種必要的導引。 詮釋的內容包括:作者創作背景資料的分析,作者與其同時代作家藝術風格的比較,作品在內容、形式上的創發與突破,作..
RM9.50 RM26.00
Ex Tax:RM9.50
Author: -
《三國演義》,一部嘹亮高亢的英雄傳奇,它七分史實,三分虛構,從古至今,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無不知有《三國》,無不知有劉備、張飛、關羽、趙雲、曹操、孫權和諸葛亮,戲曲和說唱,更遍佈全國城鄉。..
RM49.50 RM0.00
Ex Tax:RM49.50
Author: 余華
內容简介我知道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仍在遠處,它還沒有向我們招手。作品翻譯超過四十個國家版本、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三千萬冊;華文世界最暢銷的重要文學小說家——余華一九九四年出版至今,長銷熱賣,年年再版不間斷;永遠感動讀者的華文文學經典。收錄余華最新新版序言(2020年3月23日)——我寫作這篇序言的時候,新冠病毒正在襲擊我們,大陸已經控制住了,歐美卻開始了。為了防範境外輸入病例,我在北京居住的社區至今仍然封閉,我有兩個月沒有出門。我站在窗前看到東四環上車輛多了起來,樓下枯黃的草木開始被綠色覆蓋,我知道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仍在遠處,它還沒有向..
RM24.50 RM50.00
Ex Tax:RM24.50
Author: 勿勿
内容简介他是诗人“沙河”,也是微型小说家“勿勿”。作者曾在答复《南洋文艺》主编张永修的提问时如此回答:“我几乎是在用不同的‘声音’来写诗和极限篇(注:字数更极限的微型小说),在着手构思极限篇时,一心只想要怎样用最经济的文字去完整地交代一个情节,而写诗的心境却要像行云流水,是另一翻感受。”写诗的“沙河”俨然大师、屡获奖项评骘;写微型小说的“勿勿”时有佳作、更见精彩。本集共收108篇小说极限篇,写作时间跨2002至2011年,结集自《南洋文艺》 的300字“极限篇”专栏。陈政欣称,“ ‘勿勿’这笔名和第一篇极限〈隐身术〉是在2002年4月6日出现在《南洋文艺》,已是极限篇征稿以来的第41篇作品。在..
RM9.50 RM22.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内容简介她失去一個十分矜貴的身份,從此之後,她生活不羈,不再是浪漫香艷盼出牆外的一株紅杏,而只是路邊一棵野花野草。這叫她心驚。作者简介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兩歲來港定居,曾就讀嘉道理小學、北角官小,中學畢業於何東女子職業中學,十五歲開始寫稿,第一篇小說刊登在《西點》,十七歲開始替明報寫稿,當時仍然是一位中學生。中學畢業後,曾在《明報》任職記者及擔任電影雜誌採訪記者和編輯。1973年,亦舒赴英國修讀酒店食物管理課程,三年後學成回港,任職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後進入政府新聞處擔任新聞官,做了七年便退下,當全職作家及家庭主婦,並移居加拿大。..
RM12.50 RM36.00
Ex Tax:RM12.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0.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12.50 RM26.00
Ex Tax:RM12.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12.50 RM28.00
Ex Tax:RM12.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12.50 RM29.00
Ex Tax:RM12.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6.50 RM12.00
Ex Tax:RM6.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
Author: 邢一軒, 張芷穎
..
RM18.50 RM0.00
Ex Tax:RM18.50
Author: 亦舒
作者简介亦舒本名倪亦舒,另有筆名阿妹、梅峰、依莎貝、玫瑰、嘰哩呱啦等。1946年9月25日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兄長是作家倪匡。1953年(7歲)來港定居,曾就讀於蘇浙小學,嘉道理官立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 。1961年(15歲)投稿小說〈暑假過去了〉到《西點》。1963年(17歲)出版首部個人小說集。1964年(18歲)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曾任《明報》記者,負責撰寫新聞、專訪及娛樂消息,也曾擔任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1973年(27歲)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6年(30歲)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再轉至佳藝電視台任編劇。後任香港政..
RM9.50 RM19.00
Ex Tax:RM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