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未來之鏡
04 Feb

托馬斯·舒爾茨《Google:未來之鏡》
投稿者:柳潔
這本書,寫得好棒!
從 Google(googol)的創立,再談員工的組成,員工的服飾,再談 Google 的建築,辦公室擺設。辦公室氛圍,人事部的運行模式,再談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物Eric Schmidt (我佩服他),後談公司的模式,介紹alphabet 公司結構,談及calico, life science, Google x(無人駕駛汽車,Google 眼鏡, WiFi 熱氣球),fiber等等。再來就談到兩位創始人的經營理念,我很佩服他們幾乎不用怎麼開會,而且大家都可以合作。我更羨慕的是,他們每一天擁有著兩個半小時的個人創意項目時間。此公司倡導自由和信任,這似乎和北大的教育理念有所相似。他的自由,帶有信任,這一點談何容易。
登月項目,是為了解決當前的生活問題。或者說也是在思考五年後,十年後的生活所求。雖然德國一再反對壟斷與質疑其數據的運用,但是兩位創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都持樂觀態度。 Google 不是在統治世界,他們是在解決一個接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創造未來。這二者的概念還是有區別的。這不僅還是會連接到1984這本書裡頭說的一切。這個作者太強大了!
再者談及競爭,產業政治,再到壟斷等說法,都和 PayPal 創始人所做的總結不謀而合。談及創意,這更是讓我們應該多加思考。何謂創意?不管是 Google 創始人或 PayPal 創始人,他們都在說10倍的優秀或管理哲學。這一點,確實如此。所以接下來的社會,就如書裡所言,社會需要的是通才,專才已走入了歷史。
我不知道,是不是如書裡結語所言的其中一個觀點,這樣的數字帝國是不是會帶來失業潮,或者是收入降低,這個問題 Yuval Noah Harari也一直在討論中。哪些行業逐漸被取代,但同理會有消失的行業就會有新的行業產生。只是我們現有的教育制度根本無法應付接下來的社會要求與社會能力,這一點讓人憂心!
之後我想找《創意者的窘境》來看。需要思考創新的定義。創意的必須性?
這一本書,除了讓我更加理解這家偉大的公司,也告訴了我,我到底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而我卻如井底之蛙般,嗚呼哀哉! 2017就已出版的書,對於這個時代的跟進者,我讀得有些稍遲了。
這本書,值得一推,必看!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不定時分享讀後感推薦好書
《Google:未來之鏡》書籍資訊:
https://baike.baidu.com/item/Google%EF%BC%9A%E6%9C%AA%E6%9D%A5%E4%B9%8B%E9%95%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