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傳奇
12 Apr

李清晨《心外傳奇》
投稿者:柳潔
作者整理了好多關於心臟外科的簡史,看著他們每一個研究者那麼盡心盡力在研發討論,甚至有的願意分享自己的成果。我從來都未曾想像,原來心臟手術是那麼地被排斥,只因他們大多認為,心臟是上帝賜給我們人類神聖的禮物。
心臟若有破損毛病該如何修復,從他們想到體外循環開始,就有著很多研究者開始著手研究。從人心肺機的想像,到吉本完成的第一宗(也是唯一一宗)的成功案例,大家都以為春天來了,但接下來的手術都接連失望。這給吉本帶來很大的打擊。他耗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結果並沒有做出他心裡想要的成果。但,我們得慶幸,慶幸他願意把他的成果與大家分享,那時候才會有其他研究者得以站在他的肩膀發揮之。
我也從未想過,若人心肺機失敗了,那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提出的低溫治療,供體作為體外循環的支柱等,都很讓我驚訝。尤其供體成為手術者的體外循環支柱,其風險相當之高。或許二者都可以或者從手術室走出來,也可能其一就死在手術台,不然二者都難逃之。
有了心肺機不表示一切已告終,他們還得思考血液循環、血型,甚至血凝固這回事該如何解決。排山倒海的問題,都用了百多年來解決。我也驚訝於,他們為了研究心臟的各種手術,有的還奉獻了生命。因為宗教的關係,加上心臟的神聖,有的不免還得被判刑。可想而知,他們的偉大,又何止是偉大。
讀著這本書至尾聲,當然最終就是要研發人工心臟。我感觸的是,就像學生和我表達的,現在的我們,讀的是一堆一塵不變,一本又一本的理論書(文理都一樣)。有個學生表示 “我不想讀這些化學、生物、物理,真的很無聊。我的目標是要發明某樣對社會有幫助的物品。”。看回這本書,我們這是叫什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說,在你還未知道現今所有的理論基礎,又要如何去發明呢?那個時候的研究者,不也是一個又一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來發揮的嗎?
醫學,這回事,真的很讓人震撼。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不定時分享讀後感推薦好書
《心外傳奇》訂購鏈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89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