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約恩《我可能錯了》


投稿者:無拘



這本書「我可能錯了」雖在2023年出版,不幸的是作者比約恩在2022年因為漸凍症離開人世了。這本書的時間線可以分成3個部分,出家前、出家後、還俗後。要用一句話概括這3個階段,我會這樣形容:一位年輕人在事業高峰期選擇出家然後決定在中年時回到社會。這本書面世後,受到廣大好評。據說每30個瑞典人就有1人讀過這本書,宗教領袖達賴喇嘛甚至說過這本書能讓所有人受益。

這本書有趣之處是我有機會了解到僧人的生活,作者為平民百姓揭開寺院的神秘面紗。我會為這本書歸類成自傳型讀物,因為內容多數關於他人生3個階段的感悟以及寺院的經歷如何在他患病時幫到他。這本書沒有傳教成分 (作者沒有宣揚佛教有多好),沒有身心靈書艱澀難懂的詞。我相信這樣淳樸的文字才是打動人心的部分,也是這本書受歡迎的原因。

我是被書本封面的副標題“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課”吸引的。我時常和身邊的朋友開玩笑說我想搬進森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所以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一些指引。可惜,作者打破了我夢幻的想像。因為,寺院裡的僧人是過著群居生活。除了進修時間,寺院裡的僧人還是會分工合作,比如: 準備膳食、行政工作、衛生打掃。他在書中坦言,他也是會遇到不喜歡的人。

那怎麼辦呢?作者寫道,住在寺院裡的人必須向彼此傳達這則信息:『我願意和你合作。你不必很完美、聰明伶俐,我甚至不需要要喜歡你。但我已經準備好跟你合作了。 』我認為這句話應用在職場或生活的各個場景都好適合哦!作為成熟的成人,我們應該認知到不是每個合作對像都能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如果帶著這樣的觀念處事,我相信能減少情緒的消耗。

由於文化差異,僧人在其他地方可能被排擠。故事的起源是作者有一次和他的僧人朋友到英國徒步旅行時,在當地化緣時被警察驅趕還差點化緣失敗。他們不買食物其實是為了遵守僧人戒律,因為僧人的雙手不能經錢,所以他們只能等待有緣人的相助。在經歷重重逆境後,作者其實開始萌生放棄化緣的念頭。可是,他隨行的同伴鼓勵他試多一下。結果,在規定進食前的半個小時前,有一位老婆婆提供他們食物還有一對夫妻給他們買一袋滿滿的食物。

我想用這段故事表達出僧人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遇到不確定性事件。作者在書裡提到:人們對知道的慾望其實是一種控制,他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包含無窮無盡的不確定性。他還附加一句,『人生當中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人生終有一天會結束。 』我想,控制欲的解藥就是覺察吧。當下發生控制之外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覺察現況然後接受它,畢竟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

書名的命名『我可能錯了』是作者的魔法箴言,他說這句話適合在和別人發生衝突時用來提醒自己(即便那很難做到)。提醒自己的用意在於不要相信自己當下的念頭。這句話也是用來提醒自己不是無所不知的生物,我們不可能讓一切掌控在自己手裡。這簡單的一句話,會是作者為讀者留在人間的美好禮物。如果你現在想要轉換人生跑道但內心忐忑,我相信這本書能幫到你(作者經歷過事業高峰期突然到一無所有,也經歷過一無所有到巡迴演說的精彩人生)。最後,謝謝作者在患病中完成這本著作,讓廣大的讀者受益。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讓閱讀美好生活

#長期徵稿中

有興趣投稿的讀者點擊以下鏈接:

https://bookumy.com/submitarticle/

《我可能錯了》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