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半生緣》


投稿者:周嘉珉



小說的開頭是這樣的:

「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很顯然我離中年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強要說愁大概只會遭人嫌。但再讀《半生緣》確令我有種“十年八年不過是指顧間”的感覺。我常認為閱讀小說就像是赴一場穿越之旅,文字就是穿梭機。在那個由文字建造的世界裡,讀者可以輕鬆恣意地遊走於各時代、各背景、各人物的人生。以《半生緣》為例,裡頭所講述的豈只是愛情悲劇?

第一次讀這部小說大概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大學生,剛結束一場鬼影幢幢的戀愛,世界非黑即白,天真的以為一段感情的失敗一定是其中一方的責任與過錯。但其實感情世界裡哪裡來那麼多分分明明的對與錯?就像在這部小說裡,顧曼璐不是徹頭徹尾的壞人,沈世鈞也不是徹頭徹尾的好人。

我想顧曼璐年輕的時候大概就是顧曼楨出場時的那個模樣——清新、溫婉、善良。否則祝鴻才在翻看舊相冊的時候也不會錯把年輕時的顧曼璐當成是顧曼楨,而張豫瑾也不會在再見顧曼楨的時候就因想起昔日的顧曼璐而對顧曼楨產生一些沒必要的幻覺式遐想。

然而,這樣原該擁有美好人生的女孩卻因為家庭責任而淪為舞女,與初戀張豫瑾解除婚約,最終又為了不影響弟妹的前程而倉促嫁給了祝鴻才這個“笑起來像貓,不笑像老鼠”的猥瑣男人。

顧曼璐固然斷送了顧曼楨的終身幸福,但顧曼楨何嘗不是踩著姐姐的前程才有機會受教育,進而成為受幾位男士(沈世鈞、張豫瑾、祝鴻才)青睞的宜家宜室的好女孩?換言之,顧曼楨在某種程度上偷走了原該也屬於顧曼璐的一切。

「哼,倒想不到,我們家裡出了這麼個烈女啊?我那時候要是個烈女,我們一家子全餓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負,我上哪兒去撒嬌去?我也跟一樣的人,一樣姊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你就尊貴到這樣地步?」

但可怕的是,顧曼璐在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個女人一輩子就珍視的一切——青春、純潔、婚姻,結果竟不曾得到母親的任何。在她最艱難的時候,顧老太太和顧太太仍不斷吹噓她的體面和富貴,殊不知她只是個沒名分的妻,在祝公館過的是非人生活。而更可怕的是,顧太太還一勁在顧曼璐面前攛掇張豫瑾和顧曼楨那連影兒都沒有的婚事,全然不理會張豫瑾就是顧曼璐的初戀情人,是顧曼璐已經回不去的“紫衣的姊姊”的花樣年華。

若非要說顧曼楨的悲劇是顧曼璐造成的,那麼要是沒有顧曼璐的從中作梗,沒有祝鴻才這個齷齪姐夫,顧曼楨和沈世鈞是否真能開花結果?

雖說沈世鈞和顧曼楨都是紡織廠裡的同事,但他真正的身份是個與父親鬧彆扭,與家人鬧革命才離開南京到上海去工作的富公子。他並非紈絝,更不是“渣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個好男人,但絕非適合顧曼楨的好男人。

成長背景使然,顧曼楨是個外柔內剛的新時代獨立女性。沈世鈞卻是個被良好成長背景潤得有點過於溫吞的半封建男性。面對顧家的困境,他主張回到南京接掌父親的生意,然後迎娶顧曼楨,但顧曼楨壓根兒就不希望他用沈家的錢。單這一點,他們就不在同一個節奏了。再者,在面對沈家的門戶之見,沈世鈞對顧曼璐過往職業的態度就傷透了顧曼楨的心。如此一樁一件,顧曼楨要真嫁入沈家,她心里大抵也不會好過。如坐針氈怎能安生度日?

很多人都說張愛玲小說過於蒼涼,但在我看來那其實都是時代底下艱難謀生的小人物的事實——沈世鈞有點嫌棄顧家、顧曼楨會生出“如果姊姊死了就好了”的念頭、顧太太只想到兒子的前程、丫鬟阿寶想斂財、祝鴻才會自覺對顧氏姊妹有虧欠……現實世界正是如此,從來沒有徹頭徹尾的壞人,同樣也沒有毫無底線的好人。這也算不上自私,只是在生活的操縱和命運的掠奪之下,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疲憊無力感。

愛恨糾纏到最後,誰也顧不上為誰遮一輩子的風,擋一輩子的雨。愛情這種奢物,自然被耗成浮光掠影。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半生緣》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2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