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


投稿者:Jen 簡索人生



我很好奇。

讀過《原子習慣》,並且對培養新習慣已經有些心得、實踐了一段時間的朋友,會不會和我有同樣的迷思與問題?也就是默默執行了還不算短的時間,生活確實在明顯變好,但是走著走著,好像就開始感覺分身乏術:

“明明年初列下的一長串完美計劃,課程越買越多,閱讀清單越列越長,可同時工作和生活卻也緊湊起來。不對啊,那一定是我時間管理得不夠好,我再努力一點看看。啊明天又要加班,啊這個月是男友的生日……啊……好多事還沒做呢,怎麼辦?”

前幾個月我遊走在 Burnout 的邊緣,一直不明白到底自己還有哪裡可以精進的地方,明明這麼努力把所有事情、時間調配到極致了,卻還是無法完成理想的進度,問題到底在哪裡?

或許這本《持續行動》會有解答。

這本書不算厚,但是其中的一些觀點對於此刻的我已經算是突破舒適圈的讀物。其中吸引我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開宗明義就說中了我最大的痛點:“我們列下的所有要改變的雄心壯志,花錢買了一大堆課程、好幾十本書,列下的所有要改變的任務,可能只是因為你正好不忙。但是,只要我們忙起來,雄心壯志被拋諸腦後。殘酷的現實是,忙才是生活的常態,我們要賺錢,我們要養家糊口。“

每天用意志力攻克的難度,是以倍數成長的,而所謂的終點到底還有多遠?

讀完這本書我終於明白,我少了一個“時間維度”的概念。也就是這本書的主旨,從持續行動 “10天,100天,100天,10000 天” 的四個章節切入,分別從習慣養成、新領域拓展、職場競爭、創業與守業的角度涉獵。讓我們開啟衛星導航的模式,從高空俯視自己的人生,重新模擬夢想路徑。

第一章:打破固有的認知觀念,先從一籃子的目標挑選與能力匹配的計劃,“開始做”。

· 先列下 “搞懂道理” 的三個層次。

· 再剖析人總會半途而廢、放棄的原因。

· 如何真正撇除藉口,真正鎖定一小時做一件事。

第二章:方法論的總結,以及持續100天以後所需關注的要點。

“為什麼”要做記錄?如何做复盤(Review)?而不是純粹流水賬的心情日記。

真正的時間管理,並不是不停地買本子找方法;雖說工欲善其事,但到最後“下手把事情做了”才是真正解決之道,而不是等到完美的方法才開始。

“時間具有一維性,無論你管或者不管,它都一去不復返。我們能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在時間長河的流淌中,我們能做什麼事情,怎麼做事情。”

第三章:1000天,這時候已經不是習慣養成的問題了,而是突破自己,如何回應後續更多的外部刺激與回饋。

“湧現”的定義:當你把許多不同的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整體會出現不屬於任何一個部分的屬性,簡單地說就是 1+1>2,比如上千億神經元組成的意識。

輸入積累好一陣子,終於要開始產出。而沿途會出現什麼不同的風景,如何應對激勵與打擊,突破上升的層次所會面臨到的問題。

第四章:“持續行動”已經來到了30年的維度,接下來通常會是連貫到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循環。

當我們開始想要將自己的理念訴諸於世、當我們將興趣攤上了錢、當我們以教為學、當我們必須在利益與良心之間做選擇 ,該如何持續選擇善良。

————————————

其實要寫這本書的閱讀筆記還是挺難的,我差點想要放棄。但我提醒自己,“如果因為難就不寫,那是不是因為我還沒有吃透書中的內容?這不是一個真正學習者該有的逃避。”

於是我先寫一遍草稿,過後再修了無數次,才有如今整理出來的脈絡,當然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點。

闔上書本,我開始重新思考目前進行的計劃與方向,到底有多少可以優化的地方。至少他打破了我對於“成長”的定義——不是說我今年讀了多少本書就有成長;更不是說我把書都看完了,道理都懂了,我這一生就過好了。

將脈絡統統梳理,感知自己在時間的長河上默默前進,更深刻理解我們必須要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積累,才能夠到達才華撐得起野心的彼端。

祝福所有讀者。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持續行動》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