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投稿者:康德斯



《小偷家族》

#文長慎入

#我很想不劇透但我還沒辦法做到完全不劇透啊啊啊啊啊

看完電影,再把小說看完,我開始思考,家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家人之間,只有擁有血緣關係,才能算是家嗎?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

善惡真的是如此的絕對嗎?

我有了一個想法,生兒,養兒,育兒,其實是三個不同的事情。

書裡的這一大家子,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往,都渴望著愛,渴望著一絲的溫暖,彼此的出現,彼此之間對家的渴望,把大家拉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個不為世俗所承認的家庭。

他們,偷來的是關係,付出的是真情,渴望得到的是一絲羈絆。

我很記得媽媽信代在審訊室裡,回應警方的知不知道拋棄屍體是大罪的問題時,她回答的答案——沒有拋棄。

只有被拋棄過的人,才會知道對方想要的是什麼,更何況是相處了十年的假母女呢?奶奶已經住進了他們一大家子的心裡,他們選擇了讓奶奶留在房子裡,繼續陪伴著彼此,雖然沒有再提起,但也沒有拋棄,答案與警方想要的不一樣,但卻也沒有錯。

如此貧困的一個家,奶奶說為自己買了保險,說的保險,或許就是這個家的每一個成員的羈絆吧?奶奶每個月的固定收入都花在了這個家裡,就像是付保險費一樣,保障著自己。

媽媽渴望奶奶可以把她當成真正的女兒,說了暗示性的話語,我們都是被選上的家人,奶奶的不回應,讓媽媽感到失望,在媽媽離開奶奶身邊,和其他家人們玩在一起時,奶奶看著大家歡樂的背影,緩緩地說出了,謝謝你們,可惜沒有一個人聽見。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會不會是,謝謝你們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家人的愛與羈絆 ,給了我,我最渴望的一切呢?

奶奶召集大家去海邊玩,說明年可能沒有機會了,對媽媽的暗示不回應,反而說這不會長久的,似乎預示著奶奶知道自己已經時日無多了,不願留下希望給媽媽信代,想要所有人往前進,那每個月坑來的三萬日元,也像是為了讓亞紀可以走出這個偷來的假家庭的溫暖裡,所做出的準備。

原來奶奶才是這個大家共同打造的夢裡,最早醒過來的那一個人。

每月的固定收入,從一開始怨恨的語氣說那是前夫給我的賠償金,到接受家人說的那是養老金,再到自己開口說那是為自己買了保險,會不會在這時候,她已經開始想通了?

亞紀是這個家裡最尷尬的一個存在。

我想起爸爸治對兒子翔太說的,讓妹妹有付出的能力,才可以在這個家更好的生存下去。是的,在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貢獻,或是養老金,或是去偷日用品,或是去工作領取微薄的薪金,除了新加入的妹妹,就只有亞紀沒有為這個家付出任何貢獻,她的存在,只是奶奶的投射。

奶奶在亞紀的模樣上看見了拋棄自己的愛人的影子,她透過亞紀來看見那曾經的美好,也在亞紀被家人拋棄的經歷裡,投射了自己,給了亞紀她想要的溫暖,來療愈那曾經受傷的自己,而亞紀,也在奶奶的身上,吸取到了他想要的溫暖,也在四號客人的傷口上,看見了自己。

亞紀對妹妹說不清道不明的報復心態,原來只是嫉妒,與極度渴望得到家人的關注與愛。

奶奶對亞紀

媽媽對女兒

爸爸對兒子

亞紀對四號客人

哥哥對妹妹

妹妹對奶奶

大家都在彼此的身上,看見了曾經的自己,產生了共情,希望可以彌補,希望能夠拯救,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療愈自己,透過扮演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好父母好奶奶的角色,來讓自己內心那受傷的小孩,得到慰藉。

這個家的離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預警?我想,是妹妹凜的出現吧。

媽媽看見了凜身上的傷疤,看見了自己的影子,心變得柔軟,有了想要守護的心,為了能和凜共同生活下去,媽媽信代什麼都能做到,包括退出工作。那不是放棄,而是堅持與守護,是打從心底的心甘情願,心情是快樂輕鬆的,她把凜當成自己的女兒來愛,雖然她沒有聽過女兒叫自己一聲媽媽,但那份愛,孩子是感受得到的。

兒子翔太開始有了是非觀念,在知道了大和屋老闆一直以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對自己的包容,還有條件交換不要教妹妹做這種事後,信念開始動搖,他不想妹妹再跟著他學偷盜。

那一天,奶奶離開了,大和屋也沒有開,感覺像是和奶奶的離開聯繫在了一起,這兩個無條件包容他們的老人家都不在了,他到了另一個地方偷竊,囑咐妹妹不要進來,妹妹卻為了模仿他崇拜的哥哥,走了進來,笨拙的學著哥哥偷東西,為了保護妹妹,他故意鬧出大動靜,受了傷,因此也揭發了這個家族的秘密。

在故事的尾聲,翔太問爸爸,你們當時是不是想要拋棄我?爸爸說了是,但是爸爸的對不起,讓他想起牢獄中媽媽的表情,他明白了其實家人們並沒有想要拋棄他,這是違心之論,爸爸說的對不起,是他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他們必須切斷他們之間的牽絆了,他認清了現實,選擇和媽媽一樣,放手,讓孩子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是他們對他的愛與保護。

在巴士站,翔太說,他是故意被抓到的,他把一切擔在自己肩上,他認為,如果爸爸相信先放棄的是自己,爸爸就不會有愧疚感,這責任也就不需要由爸爸來擔了,這孩子的心真的很暖,而這些,都是從這個家裡學回來的不是嗎?

妹妹凜被送回到了自己的家,安安靜靜地,守著承諾什麼都不說,不給這一個帶給她溫暖的假家人帶來麻煩,這不也是妹妹凜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這家人嗎?

奶奶,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彼此的心都是在一起的,彼此都在用著自己的方法來保護大家,這,是有多心疼的放手?

這家人沒有血緣卻勝似血親。

奶奶一離開,媽媽信代表現出的冷酷的,現實的一面,是為了事情的揭發,打下了由自己來一力承擔,不讓家人們為他感到難過的打算了。

爸爸治除了懶惰不工作,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以外,無可否認,他把孩子們心中的一個理想的爸爸的角色,扮演得很好。

在警局裡,他說,除了偷盜,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教孩子的了,說出了他的無奈和渴望,他不知道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為孩子親身示範的教導,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與愛的連接,這些才是最珍貴的教導,以生命燃燒出來的教導。

在這一個虛假幻想中的家庭裡,他是最投入的那一個人,他把一切都當成了真的,不願面對現實,他在翔太的身上,圓了自己兒時曾經想要擁有的,一個理想父親的夢。

在地盤工作時,他幻想著自己在這個家與兒子的相處;

在家養傷時,他模仿著附近鄰居父子的互動;

觀察孩子,與孩子聊性啟蒙的話題,讓孩子安心;

變魔術給孩子看;

竭盡所能的教會孩子他懂得的東西,雖然那是被扭曲的;

甚至還會聽著煙花的聲音,幻想著煙花的模樣,帶著一家人一起在屋外看幻想的煙花,讓大家的心,都暖了。

依我看來,為這個家帶來溫暖的人,把這個家的每一人的心緊緊的聯繫起來的人,就是爸爸治,沒有爸爸治,這個家,沒有辦法形成。

或許他的懶惰也不是真的懶惰,而只是渴望多與家人生活在一起,他唯一的財產,也只有這家人。

這個家裡,有很多的儀式感,那是屬於家人之間的記憶與羈絆,彼此簡單的相信並實踐著,那雖沒有道理卻充滿著祝愿的儀式感,遵從著一代代傳下來的傳統,更有家的味道。

最感動人的永遠是細節,

是對生活熱愛的細節,

是對他人關心的細節,

是,

不小心流露出的細節。

在警局裡,媽媽面對警察的審訊一直很淡定,直到警察問媽媽,孩子們是怎麼稱呼她的時候,她崩潰了。

自己勸自己,和當面被揭穿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感情是真的,彼此心裡也有對方,也都把對方當成親人,但畢竟還是虛假的,是時候夢醒了。

沒有血緣關係就不可以當家人嗎?

家人,可以自由選擇嗎?

這個社會,好像並不允許。

小黑魚集結偽裝成大魚的故事,與翔太和爸爸一起釣魚的現實,那花了三個小時釣了上來,又被放生的六尾魚,象徵著他們一家六口,因緣而聚,卻又分開。

大家都說了再見,唯獨妹妹凜。

回到自己的家的凜,久違了的瘀青又再度回到了身上,又再度的被關在門外,只不過和故事一開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她多了一個視如珍寶的貝殼和彈珠,想念著一家人去大海玩的美好回憶,看著哥哥送她的彈珠,唱著媽媽信代教她的歌,不時的往天台外望著,不知道是不是在盼望著爸爸治,會像當時一樣,帶她離開這裡,讓她再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

我想起了奶奶給妹妹凜搽藥,餵她吃麵筋,在挖出來的泥土上插樹枝當墓碑的畫面,也想起了媽媽信代親身示範的,愛你的人不會打你,只會擁抱你。她似乎把奶奶投射成了已離世的,曾經很疼愛她的親奶奶,進而把這個家,當成了自己的家,渴望著擁有愛她的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哥哥。

大家都往前進了,才五歲的妹妹凜,未來又會是怎樣的?開放式的故事結局,給了我們一絲希望。

被強行拆散的家庭,大家的心都受傷了。

我衷心的希望,這世界不會再有在家裡受傷的孩子,往外尋找溫暖了。

如果,家人是可以自己選的話,那該有多好啊,只是,如果真的可以自己選的話,這個社會又會變成怎麼樣呢?

如果每個家庭的氣氛,每個家庭成員的聯繫,都可以像這一個家族的每一個成員一樣那就好了。

#小偷家族 #我們偷的是羈絆

#這羈絆讓我們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小偷家族》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