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戴博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投稿者:淑卿



編註:【……】為摘自書的內容

【假如你認為生活讓你不快樂,不善待你,那麼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種方法,它可以印證明天你會感覺悲慘的預期。換句話說,你創造了一個“自證預言”。你覺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別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為和態度持續地對自己和別人展示出來。而這個選擇肯定不能給你庇護,免於“殘暴命運如投石飛箭般的摧殘”。 】

【所以哭也沒關係嗎? ,我記得父親完全不允許我哭。我一哭,他就會說:“馬上停下來,不然我就要對你發怒了!所以我當然就停了下來。”】

【“你現在可以選擇,”蒼鷺非常嚴肅地說,“你是要聽從你已經死了的父親的聲音,還是要允許自己做主?”】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

【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許多問題需要你向自己發問。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

蛤蟆先生一向愛笑愛鬧,如今卻一反常態地鬱鬱寡歡,他一個人躲在屋裡,連起床梳洗的力氣都沒有。朋友們非常擔心他,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在10次心理諮詢中,蛤蟆在諮詢師蒼鷺的帶領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也逐漸找回了信心與希望……

看完本書百感交集。

蛤蟆先生這一角色在生活中其實也並不陌生。書中蛤蟆先生所經歷過的掙扎、沮喪、無助和悲傷,或許是因為與蛤蟆共情,內容基本都有代入感。彷彿看見自己從困惑發作期,其中也伴隨著悲傷、軀體症狀和失真感,到後來的心理諮詢以及每天都期待著第二天到來的轉變過程。

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天為生活打拼的日子裡,不就是為了經歷更多最終希望找回自己嗎?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快樂,卻漸漸地從內心生出的快樂轉而依賴外力的物質上。當生活變得“索然無味”,自我評價降低、狀態低迷,就會容易感受到難以控制的“悲傷狀態”。

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也是一門艱難又有意義的課程。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走過生命最初的困惑,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探索自己並理解自己。但願每個人可以做平凡生活裡的英雄,一個努力找回快樂的普通人。認識自己的過程雖艱難,但人的一生需要不斷地治癒自己,人的成長也必定永遠是一場戰鬥...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3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