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政《神在的地方》


投稿者:阿琦



我總是特別珍惜這樣的作品。作者能以第一人稱,去經歷非常人能完成的挑戰,再以優美的文學手法敘述整個過程,尤其還是以中文書寫。照片、紀錄片、電影等的形式,或許能給予視覺上的衝擊,卻只有文字才能將內心的曲折迂迴深刻地呈現。

2019年,兩位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和張元植,透過群眾募資計劃遠征世界第二高峰 K2,作家陳德政則隨行擔任報導者。雖然陳德政並沒有參與攀登 K2,但徒步來回 K2 基地營(單程約100公里),外加長時間駐紮於 5000 公尺的營地,也極為挑戰。

透過陳德政的視角,我們得以窺探這項遠征計劃的不同面向。

壯麗的雪山風景、驚險的長途跋涉、新奇的營地生活、有趣的攀登團隊……是這本書能給予讀者最迷人的體驗。尤其陳德政擅長舞文弄墨,讀者很輕易就代入其中,恍惚間以為正是自己駐紮在 K2 山腳下。高海拔的體驗在他描述下“刻苦銘心”,卻也隱約流露出致命的吸引力。

陳德政不只詳細記錄整個遠徵過程,也很巧妙地在書裡穿插各種與K2相關的資料,包括攀登歷史、電影、書籍等。這是本很好的K2入門書,開啟了我對K2的認識和想像。 K2雖為世界第二高峰,卻比聖母峰更具挑戰,攀登死亡率也更高。讀完這本書後,每年夏天的攀登季,我大概會莫名地想像當下究竟有多少攀登者正於K2玩命搏鬥吧(如今大師們也升級為冬季挑戰K2)。

書裡唯一有些突兀的,是陳德政偶爾會跳入生活回憶。雖然加入與親人的點滴讓書本充滿溫情,卻也讓沉湎在K2意境中的我,情感上一時無法銜接。

雖然K2是最顯眼的主角,登山家們也很有魅力,但書裡最讓人無法忽略的人物是:雪巴人。

雪巴人絕對是攀登團隊的靈魂。不管是高海拔生活裡的飲食起居安排,或是徒步與攀登時的開路先鋒,雪巴人都很盡責。整本書裡都看得見他們庸庸碌碌的身影,當登山家們筋疲力盡時,雪巴人依舊孜孜不倦地搭帳篷、架繩、鏟雪、扛重物等。

“他們在危急時刻依然可靠、抗壓,總是把客戶的安危放在第一順位,就算離頂峰只剩幾步,一旦客戶搖搖欲墜,他們便得果斷地護送對方下撤,無論自己有多想登上那座山。”

同樣的我也無法忽視挑夫。這群不起眼的勞動者,負責把沉重的物資扛在肩上運入荒野,只為賺取微薄的工資。 “管他河床上是尖銳的礫岩或平滑的砂石,管他這段路上是雪是冰,每天醒來,他們認份地背起鋁架,上面綁著灶爐、煤油、煤氣燈和椅子,腳下踩著拖鞋卻比健行者走得還快。”

環顧K2基地營,雖處於高海拔荒野,卻不至於和文明完全斷絕。發電機、Wifi訊號、精緻美食、娛樂設施都有,不完善但足以支撐日常生活。我不禁在想:當整個過程是以砸大錢的方式動用各種資源:依賴雪巴人、挑夫和其他卑微員工的服務、依賴各種科技產品和高級登山裝備,以把文明搬進連動植物都無法存活的高海拔地區,再費盡心思地想挑戰攀登或體驗健行,這究竟是只為了自我實現,抑或是學習和大自然共處?

極地攀登者固然不容易,不管是體質或心理素質都備受考驗。但若以圍繞在攀登者身邊各種人事物的視角來看,“挑戰大自然”這回事又顯得有些詭異。

陳德政在書裡也大量敘述阿果和張元植攀登K2的過程。但其實我更喜歡他描述親身體驗的高海拔生活與健行經歷。當最後他成功完成一條極為挑戰的健行路線以回歸現實生活時,他的體悟特別引人省思。

他說他一直認為人的意志力是無敵的,也很習慣一個人的作業方式,並認為自己能掌控各種事情。如今他才明白“身體才是最終的防線,而且有夥伴真好”。

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每天活在舒適圈裡,在可預見的生活裡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唯有生活突然出現變數:或是像疫情這種世界災難,或是像染上頑疾、親人變故等的個人際遇,才會察覺自己的渺小和無能為力。

我喜歡這本書。登山家2019年攀登K2的故事已經落幕,但書裡的文字卻讓讀者延續想像和點燃夢想,一邊嚮往著遠方,一邊珍惜著當下。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神在的地方》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110222


喜歡阿琦文章的讀者也可以逛逛她的專頁哦:http://www.imbook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