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狄保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投稿者:Grace Tan



終於K完一本好書,很喜歡這本,

比我期待中的好看和容易明白,

讀後也可以很快消化到書本的內容。

推薦原因:

1. 如果你是本科系學生,像我一樣理論底不強,

來,推薦讀這本,可以對Transactional Analysis更了解。

從這三個 “父母、成人、小孩” 狀態去理解一個人的應對模式,

而這個應對模式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又如何和我們的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2. 如果你不是本科學生,看這本書,其實棒的地方

是看他人的故事中去反思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命經驗,

順便檢視自己的應對模式,是父母?是成人?還是小孩?

其實自己是否很常 aware of 自己的應對模式?

3. 書本里頭的諮商師很睿智,可以很談定的帶蛤蟆(個案)

去反思自己經常在玩的“把戲”,究竟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

其實也就是為何我們一直保持我們慣有的應對模式,

這樣的模式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這個結果是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我寫到很奇怪對不對,自己讀過便明白我的意思了)

4. 這本書值得再讀第二遍,

因為諮商師帶蛤蟆看的脈絡適合多翻閱,

順便深思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個案,是可以如何切入運用的。

當然,讀的時候是明白的,但運用的時候便未必了,

因為需要對個案的狀況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很快抓到核心。

所以,有機會,我想我會再讀的。

5. 從這本書上,可以看到諮商師並沒有幫個案解決問題,

反而是引領蛤蟆去看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自己,

到如何影響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自己又選擇了怎樣的應對方法。

後期可以看到,當蛤蟆看到自己過去的生命經驗是如何影響自己,

他開始更能坦誠面對自己的感受,漸漸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了。

而過程,諮商師的專注、看到和接納給了蛤蟆很大很大的力量,

讓他發展出害怕但仍然願意嘗試的勇氣。

6. 這本書還有一個地方是,蛤蟆對諮商師產生了“移情”,

是危機也是轉機,讓蛤蟆從害怕面對自己的父親,

到敢於去表露自己,這就是轉變。

這次沒有能很細節地寫內容,

但我會說,看這本書,

如同一起見證一個人從諮商到結束的歷程,

過程的難,過程的苦,

但又有過程中的一些些改變和曙光。

也許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輔導只是聊天,

但其實這個聊,

是讓人有一個管道和地方,

去好好抒發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想法,

這個抒發的過程,

是讓個人偶爾有點一些方向,

讓人抒發過程,看多一點關於自己,

可能是從來不了解的自己,

或者更貼近自己,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等。

述說本身就有力量,

同時讓情緒開始流動。

鼓勵你有空可以看看這本書,

會是一個了解自己的好書。

而且真的淺白和不會悶。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