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鶴子《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投稿者:立日刀口



由於我出生成長在一個厭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厭女症的世界。

「女孩就不該讀太多書,反正以後都是要嫁人相夫教子的。」

「我才不像她那樣不自愛!」

「你怎麼像女的一樣婆婆媽媽?」

我想,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會聽到這些話吧,這些話可以來自於男人或女人,也可以是自己。這,是厭女症。厭女症就是絕不將女人視為與自己同等性的主體,而是將女人客體化、他者化,更直接的說,就是歧視、蔑視。男人的厭女症,是對他者的歧視和侮辱。而女人的厭女症,是對自身的厭惡 。

上野千鶴子的《厭女》以理論和實證這兩方面來探討厭女症。雖然書裡提及的厭女現象主要圍繞著日本社會,但所論述的現像在全世界、甚至橫誇萬年曆史都適用。我們生活在以厭女症為核心機制的社會,在這個機制下,所有人都無法擺脫厭女症。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關於女人的厭女症這一章。我原以為自己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是絕對不會存在厭女的思想。但其實不然,我就如書裡所說的例子:把自己當作女人中的例外,將除自己以外的女人他者化,從而把厭女症轉嫁出去。這句話猶如當頭一棒衝擊了我,原來自己無意間說出的話,其實就是潛在骨子裡的厭女。

但後來作者說,如果一個女人完全不存在厭女症,那她就不存在鬥爭的對象,也就失去了成為女性主義者的理由了。當一個女人只為改變社會而鬥爭,那女性主義就只是改變社會的道具,而不是自我解放的思想。換言之,女性主義者就是自覺意識到自身的厭女症而決意與之鬥爭的人。

歷年來的女權運動引起了全球對於女性權益的注意,我自然也在其中。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女性生來就是低人一等的呢?為什麼男人理所當然的權利對於女人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呢?男人女人同樣是人,可為什麼女人的權利必須靠男人來賦予呢?更可笑的是,男人為自己沒生為女人而慶幸,女人卻為生為女人而詛咒。

即便如今女性的權益有很大的改善,但可悲的是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仍然存在著對女性權益的剝奪。阿富汗的女性被禁止接受教育與工作、多數國家女性如今還在爭取的墜胎權、被限制的穿著、在工作上由於是女性而被套上的就業限制等等。這些無疑是壓抑女性的形態,可這種不平等的現象依然持續著,女性甚至在維護自己作為人應得的基本人權後遭到對付,甚至賠上性命。

《厭女》這本書值得所有人去閱讀,在過程中你會發現厭女真的滲透在日常生活裡。這固然絕望,但只有在正視這些殘酷的現實後並尋求改變,才有可能將厭女徹底鏟除。

維護女性權益需要所有人對女權的覺醒,而《厭女》可以很好的讓大家了解厭女症的本質,很適合作為了解女性權益的啟蒙書。

待男女平權之日到來。

黃小編:徵稿結束啦,最後一周的競爭更加激烈,幾乎每一篇都寫得超好的,謝謝大家。 BooKu 的一周年有各位讀者的參與覺得很棒,很有共同感,謝謝謝謝~

#BooKu

#讓閱讀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