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Your Cart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台灣的智慧:海陸文化的交流結晶
General
Publisher 國際村文庫
ISBN 9789577543158
Author 楊碧川
Book Conditions Condition B
Pages 270
Publisher Date 1996/08/01
  • In Stock: 1
0 views
RM12.50
RM29.00
Ex Tax: RM12.50
內容簡介

就在商言商(作者)的立場來說,要膨漲台灣人的智慧並不困難。任何民族能夠存活至今,都各自有一套生存的哲學,生存哲學內化為每一個人的生活模式,對事物的態度,對人情義理的應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最後,這一套生存哲學形成了個人在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的判斷準則。

台灣人往往在緊要關頭放棄以往口口聲聲的「理念」,甚至自圓其說地以逃避現實來掩飾一己的怯懦。台灣人十分犬儒、鄉願,動不動就懷疑別人的動機,從不諒解、也從不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什麼都是「我怎樣」、「我怎樣」….與其說這是一種「唯我完美」的生活智慧,毋寧說是徹底的「井底之蛙」膚淺管見。一個不尊重別人,只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人,開車子橫衝直撞,垃圾亂倒,大聲喧嘩,隨地吐痰,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社即使經濟再富裕,學歷再高,也是“野蠻與愚昧」的「原始叢林」。

一八九五年~1996年,台灣人在日本人的高壓下,被迫現代化,台灣人的知水準不高,但在守法及公共生活上卻突飛猛進,從「不字又兼沒衛生」,一躍成為守法、有秩序的現代人。台灣人的轉變,在於生存哲學的質變,由一己之私進化成有人才有鄉,有我也必須尊重別人的現代市民精神。

歷史驗證,台灣人是一直在進步與追求突破。這幾十年的混亂與脫序,在於為政者立法犯法,公然舞弊,使人民無所適從,再度回到叢林法則。只要台灣人有自信,這種亂象終會過去,台灣人的智慧就在「有樣看樣,無樣自己想」。一旦這種亂像不再是自信的唯一法則,台灣人必須創造出另一套存活下來的社會規範。因此,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將是有智慧地開創生命與新機,否則勢必被併吞,再度沉淪。

這本小書的本意,就在考察歷史上各個階段台灣人的處世與應變的生存智慧,藉「批判與反省」來提供台灣人,尤其行將走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總結過去,重新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