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Your Cart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精裝)
General
Publisher 天下文化
ISBN 9789863206156
Author 伊麗莎白‧寇伯特
Book Conditions Condition A
Pages 352
Publisher Date 2018/09/21
  • In Stock: 1
0 views
RM29.50
RM66.00
Ex Tax: RM29.50
  我們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我們未來又將留下什麼樣的世界?
  
  本書作者寇柏特試圖追查的,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並將這事件放進更寬闊的生命史背景脈絡中。
  這脈絡所呈現的是,在跌宕起伏中,生命極為堅韌,卻非永遠如此。
  
  《第六次大滅絕》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巴拿馬金蛙、鬼針游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的故事,來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
  
  當前的大滅絕事件,起因既不是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而是「一場可能由人類引起的大滅絕」!
  
  「在迫使其他物種滅絕的舉動中,」我們是否無心或短視,也「正忙著鋸掉自己所棲息的枝幹」?

好評推薦

  寇柏特以很神奇的方式,
  將歷史和科學的線索編織在一起,
  她親臨現場(叢林、荒島、動物園)的報導,
  替科學研究成果與統計資料,賦予了活生生的意義。
  ——《國際商業時報》

  文風可親,充滿睿智與科學精確度,一拿起來閱讀,就不可能放下。
  ——《出版人週刊》

  就像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寇柏特的《第六次滅絕》
  注定成為定義我們這個時代的最重要書籍之一。
  —— 格雷恩(David Grann),《失落之城Z》作者

  雖然是討論物種的大滅絕,
  作者以縱古觀今的手法敘述物種如何利用適應及演化的方式存活下來,
  是一本保育生物學者必讀的科普刊物。
  —— 程一駿,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科學月刊理事長

  地球史上的幾次大滅絕中,順勢由另一批強勢物種來主宰宇宙萬物。
  在最近的生態紀錄中,由人類所主導的生態環境裡,從破壞到保育,
  是維持生態中適者生存定律,還是過度掠奪資源的分配者所造成的,
  值得我們省思。
  —— 蕭語富,石尚企業執行長、古生物化石修復專家

作者介紹

伊麗莎白‧寇伯特 Elizabeth Kolbert

  美國著名記者,《紐約客》雜誌環境專欄的特約作家。她的寫作側重於人類文明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
  
  曾獲得200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寫作獎、2006年美國雜誌類公共議題報導獎、Lannan文學獎、學術傳播獎,2010年又獲得第十六屆年度Heinz獎、美國雜誌類新聞評論獎、古根漢基金會科學寫作獎。著有《一場災難紀實:人類、自然與氣候變遷》(Field Notes from a Catastrophe: Man, Nature, and Climate Change)、《愛的先知: 以及權力與欺騙的其他故事》(The Prophet of Love: And Other Tales of Power and Deceit)等四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