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Your Cart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
General
Publisher 重慶出版社
ISBN 9787536682054
Author 蘇鷹、甘潤遠
Book Conditions Condition B
Pages 497
Publisher Date 2006/12/01
  • In Stock: 1
0 views
RM28.50
RM78.00
Ex Tax: RM28.50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世界文學,便是那些天才的文學家們在世紀的災難中對人類自我存在狀態的紀錄。它觸摸的是人類最為敏感的心靈,是人類在野蠻與殘酷中追尋人之為人的真諦的孤獨之旅;它無力承擔現實世界之重,卻負載着人類面向彼岸家園的全部衝動。可以認為,20世紀文學就是對神學退場之後人類道德精神底線的全面防護,是對人類內心原罪與原欲進行近乎無望的救贖的諾亞方舟。
諾貝爾文學獎就是對這種防護與救贖的認可與肯定。
諾貝爾文學獎與20世紀同行。該獎頒發的歷史,也就是一部20世紀西方文學史。在社會的高度發展中,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們深刻地感受到人的異化現象,人的“自我”喪失,溫情的道德被冷漠的物的關係取代。於是,他們轉變了看待世界與人的關係的根本視點,由熱衷於對社會的批判轉向對自我深層意識的探討,通過揭露世界的荒誕和“混亂”,揭示在荒誕境遇中人的本質特徵和真實所在,形成對人所生存的世界境況的獨特理解和對暴力世界的恐懼與厭惡。自1901年蘇利·普呂多姆因其“詩歌創作的傑出成就和詩作中顯示的崇高理想、完美的藝術,以及心靈、智慧的罕見結合”獲獎起,至2006年奧爾漢·帕穆克因其作品“在尋找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化衝突和融合中的新的象徵”獲獎,共有103位偉大的文學天才獲此殊榮。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最高級別的文學獎項。它是一個標籤,標示出當時文學作品中“帶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傑出著作”;它是一個高度,代表天才們所創造的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
本書以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時間為主線,對歷屆獲獎者的生平、代表作品、理論貢獻進行了生動闡述。同時,對一些相關的學術概念進行了解讀。行文之中,還穿插了大量精美的相關圖片,以期對正文的內容進行充實和延展。在輕鬆閲讀中對話大師,體會大師們精神世界的悽美與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