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會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01 May

戴維·尼文《人生總會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投稿者:墨雨
我們害怕
沒有房子,沒有月入萬元的工作。
我們覺得
別人的生活好像都比自己好。
我們討厭
總是遇到背叛的另一半。
我們不解
孩子總是和我們作對。
我們無奈
生活總是不順心。
無可否認,我們的每天都要面對很多問題,也一直需要想如何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卻在同一個問題裡糾結好久好久都沒有跳脫出來,從小我們都是被鞭策必須要很努力地為每一道問題找到答案,而且這個答案還不能太驚為天人,還必須符合身邊群體的常態分佈值。種種的生活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快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了,即使好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有看見一些曙光。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各種填充模式的試題),擁有的衝動本能(上學的時候常常需被限制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考題),以及尋求幫助的方式讓我們相信每當自己面對難題的時候,我們應該花費時間,集中精力直面問題。而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想太多,太用力執著於自己的這些問題。
當我們開始認為這是我們注定的人生,是因為流年不利還是什麼水星逆行造成的時候。我們開始期望能從超自然的法力得到寄託,更希望從中能得到問題的解決辦法,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入迷信的無底洞了。
有時真的只是我們太想解決問題而已,太急著想要找的最捷徑最快速的辦法,卻限制了自己的思考範圍。這,叫做問題優先的思維模式。
假想
如果你一個人在一間辦公室裡做著一個問卷調查,而你突然聽到剛剛和你說話的調查員在隔著一片伸縮屏風板的另一頭大叫了一聲,然後緊跟著很大的碰撞聲。不需要猜想,就知道那一位調查員一定是從高處摔了下來。
這個時候如果是你,你會採取怎樣的反應呢?也許你會馬上跑去檢查她的情況,也許你會先大聲地問她是否需要幫助。肯定的是你的直接反應就是想要提供協助於她。那如果當時候不只是你一人在辦公室裡,而是有其他也一起在完成調查表的人,你當時的反應是否還是一樣呢?
還是比起一個人時的即刻伸出援手,當有旁人在的時候,我們卻遲疑了 。我們會先瞄一瞄身邊的人,好像先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才決定是否要幫助那位摔跤的調查員。
負責這項研究的學者解釋說,這是向群體屈服的力量。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想法放在別人之後,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是否得到自己以外的第二人或是更多人的認可是比較重要的,重要過自己認可自己。
就算自己有了新穎的想法,卻非常擔心被別人對自己創新的想法潑冷水,然後就會屈服相信是自己太天真或不實際,反而人云亦云地想要模仿別人成功的方式。
事實上自己都還沒賦予行動力在自己的想法上,就判了這個想法一個死刑。多無辜的自己,多不公平的判刑,難道別人的東西真的比較好嗎?
所以我們需要這樣一本書,一本和我們談論各種問題的書。它通過真人真事的例子來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真的只能刻板的嗎,只能照著多數人認為成功的方式嗎,只能是跟著已經設計好的方程式嗎?
太努力幫住不了問題的解決。反而作者對各種真人真事的研究發現轉移對問題的注意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他提倡不跟隨領袖,大膽地選擇離題的思考方向。這樣出奇地給了問題新的面貌,甚至還能把問題化成一種機遇!問題就顯得不再那麼地被放大,那就顯得其實沒有那麼難解決。更重要的還有學習聆聽自己的心聲,追隨自己的心,即使它和其他人不一樣。
如果你目前正好被各種生活、工作或感情上的問題弄得自己每天活得很無趣,那就拿起一本書讀起吧。書中就算沒有黃金屋但肯定能給你新的啟發,從新出發。
————————————————————————————
投稿者:墨雨
她說:相信文字是人類文明史裡最偉大的智慧,可以超越時間的框架,突破維度的局限,為多少的孤單心靈找到救贖,而我是其中的信仰者。
部落格:
http://staryandkim.wixsite.com/duo-travelosophers?fbclid=IwAR3Y6U1vMkBGGV-g9AuQ5ru_1qd9racnjxU5aJLJojMW8ZZOxJkGZEwHkf0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不定時分享讀後感推薦好書
《人生總會有辦法》訂購鏈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28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