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背負了誰的傷

馮以量《你背負了誰的傷》
投稿者:Grace Tan
每次讀以量老師的書本,
一定會哭掉一公升的眼淚,
這次也不例外,
直接拿個大毛巾,
邊看邊流淚。
還記得朋友常說,
有被感觸的部分,
必定和自身的生命經驗產生了連結,
而這個連結也是很重要回看自己的部分啊!
這次的閱讀,
情緒和思緒被多次挑起。
嗯,
從閱讀他人的歷程,
我腦海也很自然,
去回看我負責的個案的歷程,
一直會去想,
這些背負家庭傷害的孩子們,
我可以如何更好去陪伴他們。
(助人者職業病)
這本書,
特別感觸的是,
後半部大女兒邀請父母參與工作坊,
還有少年和患癌母親的對話。
這本書給我的學習和提醒:
1. 尊重每一個人想說和不想說,想不想當面被說和說。哪怕對像是老年人還是小孩,得到允許才做表達,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2. 肯定及接納每個人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哪怕這個想法聽起來是和我們或者社會價值觀有不同和衝突的部分。對與錯不是最重要,當下坦誠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對自己有一些的包容,柔軟和接納。
3. 把“過去”和“現在”區分,過去曾經發生,感受都是真實存在,放不下、不能忘記也是OK的,但不代表不能為現在做些什麼,不代表不能原諒媽媽。書本這句:“你是不能原諒現在躺在這裡的媽媽,還是你腦海的媽媽?” 事情/想法和真實眼前的人,是可以分開的,當分開去看,很多糾結、卡在一起的情緒便慢慢地打開了。
4. 受傷被聽懂了,愛就進來了。
5. 每一個受傷的我們都有重新選擇的權利。看見了這些傷害,我們可以如何接納自己和療愈自己,或者想要為自己、他人做些什麼?
#既然拿不走黑暗,就在黑暗裡加點光吧。
#既然拿不走受傷,就在受傷裡加點愛吧。
這本書只能自己讀過,
方能感受裡頭,
讓你也跟著翻攪的情緒感受、
愛恨情仇,
透過文字試著連結故事的主人們,
也同時連結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準備毛巾,
挑個舒服的時間地點,
給自己一個機會閱讀這本書吧。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你背負了誰的傷》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