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冰——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投稿者:林冰
如果說到童年, 腦中究竟會閃過什麼畫面呢?是有幾個畫面,但都是片段式
的畫面。那片段式的畫面經過回憶才變成故事。
一個關於我和印度同學的故事。
畫面定格在我和一位同學在大家面前手拉勾勾答應老師以後
不准吵架了。幾經回憶,記得我曾經和幼兒園同學鬧彆扭,
還要勞煩老師出來和解的那麼一回事。但是我究竟為何會和
他起衝突,我是想不起啦。不過那個畫面回想起來就是好笑
。那位鬧彆扭的幼兒園同學其實是我的印度鄰居,基本上他
不懂我說華語,我也聽不懂他說的話,溝通靠的是肢體語言
和有限的英語。我一個小女生怎麼就與語言不太通的印度朋
友吵架呢?可能就這樣靠著童言童語就把那時候的不爽表達
出來了,小孩子的性子就是直來直去的。和好後,我們依然
開心地等待家人來幼兒園接待我們。艷陽高照下,依然一起
奔奔跳跳地往同個方向,同一條回家的路。後來,我也搬家
了,我生命裡再也沒有出現這位印度同學——Mohenr
aj。
我的童年就是我不爽你、你不爽我,和好後繼續一起嘻嘻哈
哈。
有限的溝通裡,直率的表達。長大後,我們學會了溝通,表
達卻變得複雜。
學會了三思。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表達了,對方卻不在同一
個頻率。
啊,有時候希望有那麼願意聽我說的人,訴說我的故事。 。 。
關於騎自行車(腳車)的故事。
組屋樓下,傍晚時分,天還未暗,伴著玩鬧聲。幾個小孩成
群地在追逐,上演著警察抓小偷的戲碼。其中一個就是我。
我就是常常最先被抓的小偷,被抓了就要呆在監牢,等待警
察抓完小偷,遊戲才結束。那時候,我又是一如既往地遊戲
一開始就被抓了。呆在監牢的時候,望向遠方,看見年紀比
我稍微大的哥哥騎著腳車。那位哥哥是住在樓下的鄰居阿姨
的兒子。那時候念小學的我,他已經是初中了。他像風一樣
飛馳著,我感覺到他正樂在其中。那時候心裡想著我要是也
可以那麼快就好,或許我不會被抓。就是這樣一個念頭,我
就想著學腳車。
最早的時候,家裡的腳車有兩個後輪,不需要擔心因為左右
不平衡從腳車上跌下來。後來,兩個後輪斷了,就被擱置了
一陣子。就因為我想學騎腳車,家裡的腳車重新不再被“打
入冷宮”。
騎車過程中跌倒是難免的,但是我跌得最重的一次竟然是我
剛學會的不久。騎車不斷加速時,迎面吹來的涼風從皮膚掠
過的感覺,體驗那種很爽的感覺和滿足感。後來,我才知道
那種很爽的感覺應該就是 “自由”,像天上小鳥飛翔的那般自由。那時候,有那麼一
把聲音提醒著我小心點。那是樓下哥哥的聲音。我嘴裡回應
著哦,但是騎行的速度並沒有慢下來,依然那麼義無反顧邁
向前方。就在拐彎處,我從腳車跌了下來,腳車壓著我的小
腿。我感覺到痛,第一個反應就是放聲大哭。原來,“自由
” 是有代價了。為了體會所謂的 “自由” 的感覺換來了腿上的三個月石膏。但我依然還是記得那個所
謂 “自由” 的感覺。
我的童年就是體驗那份自以為是的 “自由”,然後跌倒,感覺那個痛。
痛的感覺是那麼的深刻,也是成長的印記。
也許不再那麼義無反顧,但依然記得當初想追求的感覺。
這是關於印度同學和騎腳車的故事,也是曾經住過那組屋的
那段童年。
回憶時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