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潔《桶川跟踪狂殺人事件》


投稿者:柳潔



“本書獲得了日本新聞工作者會議大獎”,而得獎的理由是“身為周刊雜誌記者,儘管受到記者俱樂部排擠,卻仍比警方更早一步查出兇手,甚至將警界的醜聞公之於世,其堅定大膽的採訪態度令人激賞”。

這是一本還原了,記者如何追踪一宗殺人事件之背後故事——警方如何辦案、記者如何追踪、記者所面對的問題、記者與警方的關係、受害者家屬的無助、加害者的逃脫、甚至變態跟踪狂多達12人。

心酸於,受害者豬野詩織被小松和人整整折磨了七個月多。她為了保護父母,一開始都在自己努力撐著;到後來在她被殺之前的七個月寫下了多封遺書,甚至交待了,如果她被殺,兇手就是XXX。被如此跟踪的豬野詩織,最終還是無法得到警方的協助,而走向了或許本可以避免的死亡!

警方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更輕鬆,而選擇忽視本案子的嚴重程度;警方又為了讓自己的“業績”好看一些,甚至直接要求受害家屬“撤銷提告”,這後頭的醜聞,一個接著一個。不僅如此,他們甚至可以翻盤所有他們曾經做過的事情,而扭曲所有的事實。也難怪死者的好朋友說,她是死於殺人犯手下之餘,也死於警方之後,再來就是死於媒體之手。所以,在一個法治社會低下,我們蒼生是否得到保護了?

有時候覺得呀,這些受害者也好,加害者也好,其實都是需要被關注的人。我們不該由我們的主觀去判斷表面所流露出的現象。就如媒體聲稱死者因為愛穿名牌,所以就是個怎麼樣的女孩;也或許她曾經出入夜店,所以就是個不干淨之人。這些不經深入調查,也不經核對的事實,雖然或許可以掀起大波,拼收視率,但是這樣的二度傷害,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作者就表示,他也是個有女兒的父親,所以他就莫名地想繼續追踪本案背後的真相。

看著作者的敘述,腦袋不時會想到前些年的一套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誰是受害者》。這些加害者,是不是也是隱秘的受害者。心靈上的創傷,精神上的摧殘,到底誰看到了他們? ?小松和人為何會對感情如何執著,為何他的佔有欲如此可怕,又為何他要讓詩織遭天譴,到後來最不可思議的是他最後的命運,怎麼就是如此!十足地說出了歐陽修說的,很多禍患都是從微小的事情上慢慢累積而成的。小問題,我們視而不見,但是當演變成大事時,一切還有機會挽救嗎?此番挽救,需要附上太大的代價了!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桶川跟踪狂殺人事件》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1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