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莫忘
05 Jun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
投稿者:周嘉珉
他們無父無母,沒背景沒根基——靜悄悄地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上,靜悄悄地長大成人,靜悄悄地走上冰冷的手術台,靜悄悄地“捐獻”,靜悄悄地完結。
他們有血有肉,懂藝術會創作——孩提時天真爛漫,少年時血氣方剛,長成時渴望相守。他們不畏於承認自己的情感,更不懼於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靈魂。他們的一生別無所求,只盼能與相愛的人多相守幾年,能有多一點時間理解生命,探索世界。
只可惜天大地大,竟沒有讓他們安身立命的方寸之地。
他們就是石黑一雄筆下的“克隆人”。
有別於一般關於AI/ 克隆人的故事,《莫失莫忘》裡的克隆人在寄宿學校裡成長,培養了思考能力與創造能力,但卻不曾懷疑學校的制度與師長的教誨。他們甚至對學校裡流傳的關於離開校園範圍會遭遇不幸乃止肢解喪命的謠傳深信不疑。
他們並非不知曉自己的命運,只是當時的他們都處於對人事似懂非懂的年歲——如青春期對性一知半解的我們。又像是小時候的我們總認為要當上教師、醫生、律師、工程師才是出人頭地,報答父母師長那樣,“捐獻”對克隆人來說就是件理所當然的尋常事。只是在寄宿學校那個陽光露水充足的溫室裡,壓根兒沒人清楚“捐獻”對他們的未來人生的影響,待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們已成了俎上之肉。
很多人會質疑為何克隆人不曾為自己不公平的命運作出反抗,畢竟在我們看來,克隆人離開寄宿學校以後被賦予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至需要更濃烈的凝聚力與奮鬥力,他們絕對可以逃脫,甚至推翻那個無止境掠奪,最終把他們推向死亡的機構。
但作者石黑一雄卻是這樣說的:從我的世界觀來看,我認為人們無論承受怎樣的痛苦,無論遭遇怎樣的悲慘經歷,無論如何不自由,都會在命運的夾縫中求生,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人們不懈奮鬥,努力在如此狹小的生存空間內尋找夢想和希望。這類人始終比那些破壞體制、實施叛亂的人更令我感興趣。
有此大可猜測《莫失莫忘》講述的並不只是一個探討克隆人對身份認知的故事,而是一代被困於迷霧之中仍不自知的人的故事。如同《夜曲》裡懷才不遇的樂手、追尋事業第二春的歌唱家,他們都是被社會所遺忘的一群。克隆人所代表的可以是街邊賣力表演的歌手、是在廚房裡揮汗如雨的掌勺、是建築工地裡的外勞、是日曬雨淋的快遞員、是已看不清面孔的醫護人員……而結合近期熱搜榜上的幾則新聞,上至天潢貴冑,下至布衣百姓,又有誰不是身處於遺忘與被遺忘的迷霧之中?
翻拍電影的預告片裡有那麼一句話:They were never expected to feel. They were never supposed to hope.
在這樣一個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社會,誰不是在夾縫中尋找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在黑暗中努力守護自己的小幸福?如同寄宿學校裡的克隆人不踏出校園是為了讓人們忘記克隆人的存在,我們也從不越雷池,不曾真正關心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一如書中政商名流購買克隆人的畫作/詩作,我們偶爾釋出一丁點同情心,忘了這世界最需要的其實是同理心。如此,我們是不停掠奪的人類的同時亦是被掠奪的克隆人。
但願在某一個平行空間裡,我們的「原身」過著一個更人道也更溫暖的生活。
但願有朝一日,我們都能「莫失莫忘」。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莫失莫忘》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0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