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Your Cart

讀書會 15-2:凱特‧弗蘭德斯《不消費的一年》

RM35.00
/ pax
2 or more RM30.00
/ pax

Date

06/07/2025

01:00 PM-03:00 PM

Location

GMBB 3rd Floor Reading Corner

Presenters

註1:不需要讀過該本書也可以參與,帶著輕鬆的心情來聽來交流即可哦~

註2:分享者言論不代表 BooKu 立場

註3:場地會冷,請自備保暖衣物。

註4:購買2張不同飲料的票,需要分開購買。


文/Polly

這個時代,社群媒體無孔不入地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從朋友圈的精美曬圖,到網紅部落客的種草視頻,再到鋪天蓋地的廣告推送,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接收大量關於「理想生活」的訊號。這種無形的影響力,常常讓我們覺得,只有擁有了某種產品,才能跟上潮流,才能過「更好」的生活。於是,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為了追逐表象的“完美”,而陷入無意識的消費(unconscious spending habit)。

對我來說,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曾以為自己和作者的經驗並沒有太多交集。我既不酗酒,也沒有嚴重的卡債問題,甚至不覺得自己是個「過度消費者」。頂多也就是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和許多同齡人一樣,特別喜歡買衣服。然而,當我真正翻開這本書時,我被它吸引的並不是因為它提供了什麼「一夜之間斷捨離」的秘訣,也不是要求我們要像作者那樣,立刻展開一整年的「不消費挑戰」。

《不消費的一年》所倡導的「不消費」並非完全不花錢。它更像是一種自我審視的練習——立下清單,區分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非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去思考,我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有沒有可能找到替代品?這種思考過程,遠比單純地省錢或清理物品更具意義。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 Cait Flanders 極度坦誠和的自我探索。她透過書寫博客,層層剝開自己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和心理動因。我深信,很多時候,我們那些無法控製或不理智的行為,往往根源於潛意識和心理層面。作者在書中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之所以需要藉助物質來填補空虛,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本身就夠好。

當作者勇敢地承認「我不會是那個更好的自己,然後接受自己的樣子」時,我感到強烈的共鳴。這不僅是關於消費,更是關於自我接納。她讓我意識到,即使我們當下做了錯誤的判斷,「破戒」了,也絕不代表我們是「爛人」。相反,我們應該學會接受自己作為人類的不完美。在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彷彿被她的文字溫柔地「接住了」。

《不消費的一年》教會我,真正的富足並非擁有多少物質,或是省了多少錢,而是能夠深入了解自己,坦然面對內心的掙扎,並最終與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活動流程:

1. 講者分享環節

2. ⁠交流環節

3. ⁠講者總結


*若因故無法出席,恕不退款*


【BooKu X Practice】

夢幻聯動來啦,讀者朋友現在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語錄客製在衣服上,Practice 的 Oversized T 洋溢著青春活力的感覺,重點是舒服又耐穿,歡迎大家選購!


欲購買客製化 T 恤,請點擊以下鏈接並和讀書會一同結賬:

https://www.bookumy.com/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51644


特別注意:

1. 衣服製作時間:在讀書會前一週下單,即可於活動當天現場取貨。逾期下單者僅提供郵寄服務(郵費 RM9)。

2. 文字設計說明:文字的排版與顏色將由設計師統一搭配與決定,恕不接受個別指定。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