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高銘和聖母峰登頂記






九死一生:高銘和聖母峰登頂記
- In Stock: 1
0 views
RM18.50
RM42.00
Ex Tax: RM18.50
登頂聖母峰是尋常人連想都不敢的一件事,因為那象徵體能與毅力的極致成就,但對台灣登山界的傳奇人物高銘和來說,站上世界之巔後,才真正要開始攀爬人生的極險峰。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高銘和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一償多年宿願,但在下撤途中,狂風暴雪突然掩至,而嚮導為求自保,棄他不顧。他曝露於海拔八千四百公尺的高處,獨自與死神惡鬥終夜,直到次日午後才獲救下山,卻已遭受嚴重凍傷,導致所有手指、腳趾、足踵、鼻子悉遭切除,而他心繫今生矢志完成的中國百岳攝影計劃,於是在接受十五次手術與長達一年的復健後,從輪椅掙扎而起,急切地重投喜馬拉雅山的懷抱。
這本《九死一生》,是高銘和自述如何與山結緣、組隊登山、遇劫蒙救、接受手術、重新站起的整個過程,筆觸平實,罕加藻飾,卻是以血淚寫就,雖事隔多年,讀來仍覺驚心動魄、盪氣迴腸,不禁深感登山真是件生死纏綿的志業,更加體會到人世之幻化無常。此外,當年那一事件乃是聖母峰攀登史上的最大山難,震驚全球,而背後的傳奇事蹟頗多,從此書可見梗概。
作者介紹
高銘和,生於1949年,從小在瑞芳長大,對那時的他來說,山是他生活的地方與遊戲的場所。從中原大學土木系畢業後,高銘和便進入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工作,在同事的邀約下,開始登山健行,後來又接觸攀岩,真正開啟了他的登山生涯。
短短10年之內,高銘和已爬遍台灣群山,於1982年開始遠征海外,轉往國外高山邁進。1992年前往西藏攀登聖母峰,但最後未能成功;後來於1996年春季重登,終於成功站上聖母峰頂,卻也因受困暴風雪中,遭受嚴重凍傷而切除了鼻子、手指、腳趾和腳跟。後來,他歷經了15次大小手術和1年的復健,才重拾人生。
1997年,高銘和將1996年攀登聖母峰的前後經過,寫成著作《九死一生》。他的故事鼓勵了很多遭遇相近的人,出書之後更廣受邀約到處演講,持續與大家分享他的經歷。
1991年起開始從事《中國百嶽攝影計劃》,為了繼續未完的工作,他在1998年重回熱愛的高山,前往西藏、新疆、四川等地,持續執行《中國百嶽攝影計劃》的拍攝工作,並預計在2012年完成。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高銘和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一償多年宿願,但在下撤途中,狂風暴雪突然掩至,而嚮導為求自保,棄他不顧。他曝露於海拔八千四百公尺的高處,獨自與死神惡鬥終夜,直到次日午後才獲救下山,卻已遭受嚴重凍傷,導致所有手指、腳趾、足踵、鼻子悉遭切除,而他心繫今生矢志完成的中國百岳攝影計劃,於是在接受十五次手術與長達一年的復健後,從輪椅掙扎而起,急切地重投喜馬拉雅山的懷抱。
這本《九死一生》,是高銘和自述如何與山結緣、組隊登山、遇劫蒙救、接受手術、重新站起的整個過程,筆觸平實,罕加藻飾,卻是以血淚寫就,雖事隔多年,讀來仍覺驚心動魄、盪氣迴腸,不禁深感登山真是件生死纏綿的志業,更加體會到人世之幻化無常。此外,當年那一事件乃是聖母峰攀登史上的最大山難,震驚全球,而背後的傳奇事蹟頗多,從此書可見梗概。
作者介紹
高銘和,生於1949年,從小在瑞芳長大,對那時的他來說,山是他生活的地方與遊戲的場所。從中原大學土木系畢業後,高銘和便進入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工作,在同事的邀約下,開始登山健行,後來又接觸攀岩,真正開啟了他的登山生涯。
短短10年之內,高銘和已爬遍台灣群山,於1982年開始遠征海外,轉往國外高山邁進。1992年前往西藏攀登聖母峰,但最後未能成功;後來於1996年春季重登,終於成功站上聖母峰頂,卻也因受困暴風雪中,遭受嚴重凍傷而切除了鼻子、手指、腳趾和腳跟。後來,他歷經了15次大小手術和1年的復健,才重拾人生。
1997年,高銘和將1996年攀登聖母峰的前後經過,寫成著作《九死一生》。他的故事鼓勵了很多遭遇相近的人,出書之後更廣受邀約到處演講,持續與大家分享他的經歷。
1991年起開始從事《中國百嶽攝影計劃》,為了繼續未完的工作,他在1998年重回熱愛的高山,前往西藏、新疆、四川等地,持續執行《中國百嶽攝影計劃》的拍攝工作,並預計在2012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