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的廓線:是說旅行是說人



Out Of Stock



推薦序──逆旅 ◎雷驤
若干年前,台北大稻埕的幾個布莊掌櫃,相約到苗栗虎山溫泉小旅,我正好也在那可容十二人的大浴池裡。
老人們嘴裡唉聲嘆氣好像痛苦的呻吟,實際是卸下辛勞後的一種放鬆。
「在我們那兒,此刻不過晚上剛開市呢。」其中一個泡得全身通紅的胖子說,於是乎,在忙碌熱鬧與山野中寧靜對照的話,紛紛出自這一夥旅人口中。
好像這異於常態的情狀,需時時比較兩者,幸福感才會突顯出來。
「不同於日常生活」違逆的新鮮感,讓我們的感官敏銳起來,或許這就是旅行的喜悅之源。
「逆旅」乃人生精采的部分,途經中的發現與失落,伴隨淡淡的孤獨與懺情……
從這本書的目次上掠過的地名有:巴黎/華沙/柏林/庇里牛斯/阿姆斯特丹/卑爾根/里斯本……哦,好長的路線唷!想據此畫出行旅的路經圖(像明代三保太監下西洋的航圖),是不可能的,點與點的關聯是跳躍,翻過一章節即另一個開始。
我不曾問過作者,這麼遼闊的地圖用了多少時間。而令人意料之外,這些名城在筆下並未出現那些不斷被重複的景點;或人云亦云的曠世名畫偉建,而是真正喚起她感動的日常事物,譬如:留意到民宿牆壁上掛的一幅小畫……作者的關切在各地的民宿主人;併桌同食的人;路上的陌生人等等。──交融在日誌式的敘事中,在此卻坦然投射出作者自身的氣質;敏銳而羞澀;疑懼和寬容;幽默和機智,這諸多作為朋友的好品質,不時在閱讀中吸引著我們。
每至一地,她即非像少見市面者那樣,驚怪或迷醉;也不是識途老馬般的漠然,我們彷彿眼前有一初生的獸,以牠透徹晶亮的大眼,回應這個日日嬗變的世界,以牠眼角善良的笑紋。
還有,你看到她掏出極簡的繪具──一支細黑筆、一截粉彩,迅快的畫將起來。寫實而不真實。或者你會想:假設她有更好的繪技,將會怎樣?
不必的,她的圖像恰切顯示了一地一刻的心情,讓我們嗅聞到空氣的味道,以及若有若無的遠方的聲音。何況圖畫在行文中的閃現,調節了我們感知的性質與節奏呢。
作者介紹
邵慧怡
一九七八年生於高雄,求學於新竹,後工作、生活於台北至今。晚熟旅人,速寫愛好者。曾任職於電影及廣告業。得過些獎。
若干年前,台北大稻埕的幾個布莊掌櫃,相約到苗栗虎山溫泉小旅,我正好也在那可容十二人的大浴池裡。
老人們嘴裡唉聲嘆氣好像痛苦的呻吟,實際是卸下辛勞後的一種放鬆。
「在我們那兒,此刻不過晚上剛開市呢。」其中一個泡得全身通紅的胖子說,於是乎,在忙碌熱鬧與山野中寧靜對照的話,紛紛出自這一夥旅人口中。
好像這異於常態的情狀,需時時比較兩者,幸福感才會突顯出來。
「不同於日常生活」違逆的新鮮感,讓我們的感官敏銳起來,或許這就是旅行的喜悅之源。
「逆旅」乃人生精采的部分,途經中的發現與失落,伴隨淡淡的孤獨與懺情……
從這本書的目次上掠過的地名有:巴黎/華沙/柏林/庇里牛斯/阿姆斯特丹/卑爾根/里斯本……哦,好長的路線唷!想據此畫出行旅的路經圖(像明代三保太監下西洋的航圖),是不可能的,點與點的關聯是跳躍,翻過一章節即另一個開始。
我不曾問過作者,這麼遼闊的地圖用了多少時間。而令人意料之外,這些名城在筆下並未出現那些不斷被重複的景點;或人云亦云的曠世名畫偉建,而是真正喚起她感動的日常事物,譬如:留意到民宿牆壁上掛的一幅小畫……作者的關切在各地的民宿主人;併桌同食的人;路上的陌生人等等。──交融在日誌式的敘事中,在此卻坦然投射出作者自身的氣質;敏銳而羞澀;疑懼和寬容;幽默和機智,這諸多作為朋友的好品質,不時在閱讀中吸引著我們。
每至一地,她即非像少見市面者那樣,驚怪或迷醉;也不是識途老馬般的漠然,我們彷彿眼前有一初生的獸,以牠透徹晶亮的大眼,回應這個日日嬗變的世界,以牠眼角善良的笑紋。
還有,你看到她掏出極簡的繪具──一支細黑筆、一截粉彩,迅快的畫將起來。寫實而不真實。或者你會想:假設她有更好的繪技,將會怎樣?
不必的,她的圖像恰切顯示了一地一刻的心情,讓我們嗅聞到空氣的味道,以及若有若無的遠方的聲音。何況圖畫在行文中的閃現,調節了我們感知的性質與節奏呢。
作者介紹
邵慧怡
一九七八年生於高雄,求學於新竹,後工作、生活於台北至今。晚熟旅人,速寫愛好者。曾任職於電影及廣告業。得過些獎。